职工带薪休假条例之简述

 

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休假条例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天数,带薪年休假的补偿标准以及带薪年休假与其他休假的关系等内容。

 

 

 


休假条例中有部分内容存有不明确之处,从而对计算带薪年休假天数等问题造成影响。

 

背景

    自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法》仅对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无关于年休假天数及其他方面的具体规定。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休假条例”),并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是中国法律首次对年休假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休假条例的主要规定

    休假条例主要对年休假时间及补偿标准等作出了规定:

- 年休假天数。员工自入职一年后开始享受带薪年休假。根据员工累计工作时间的长短,年休假分为5天(累计工作不满10年)、10天(累计工作10年以上不满20年)和15天(累计工作20年以上)三种。

- 未享受年休假的补偿标准。企业“一般”应安排员工在当年使用年休假,但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员工在次年休假。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并经员工本人同意,可不安排员工休年假,但应按员工日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年休假补偿。如果企业既不安排年休假,也不支付年休假补偿,则员工有权向企业主张年休假的补偿以及与补偿相等金额的赔偿。

- 与其他请假的折抵。员工的病假或事假超过规定天数将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同时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探亲假不应与年休假互相冲抵。

尚待确认的问题和建议

- 休假条例没有具体说明“累计工作”的含义。一种理解是指员工在同一企业的累计工作时间,另一种理解是指员工参加工作以后在不同企业的累计工作时间。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执行,则已有工作经历的员工在加入企业满一年后,其可享受的年休假有可能超过同期入职的没有工作经历的员工;另外,在后一种理解之下,累计工作年限的证明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情况。

- 休假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员工发生病假或事假但又未达到不享受年休假的规定天数时,企业可否根据员工的病假或事假天数按比例扣除规定的年休假。

- 目前各企业自行制定的年休假制度,其规定天数很多超过休假条例所规定的天数。因此各企业在修订员工手册时,可以考虑对法定年休假的补偿标准与超出部分的补偿标准加以区别,以避免为此发生争议。

结语

    休假条例的实施标志着年休假在中国正式成为一类法定休假。企业应当对年休假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确保本企业规章制度中的相关内容符合休假条例的规定。

 

法规原文下载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声明:我所编写《君合专递》的目的仅为帮助客户及时了解中国法律及实务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本专递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了解有关法律及实务的详细内容或需要我所提供有关的法律服务,请按本页的联系方式与我所联系。
 
© 2007 Jun He Law Offices. All Rights Reserved. 君合律师事务所
 
订阅/退订
如果您想订阅/退订本《君合专递》,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更多详情请咨询君合北京所,电话:86-10-8519 1300,Email: [email protected]